关于愚公,心田曾一直以为愚公确实很愚蠢,而且是顶着愚蠢的标签,毫无所觉,继续我行我素愚着的老头。雍容华贵的牡丹花(国画)缘起是这样的。
刚到场事情,做语文老师。其时的初中语文课本有一篇《愚公移山》,《列子.汤问》内里的一篇。课堂上唾沫乱飞讲的是标尺度准的教科书内容。
然而,课后,有个学生怯生生的来问我:愚公为什么要移山?直接把家搬走不更好么?!我认可,一瞬间酡颜了,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他老人家要去移山,而不是搬迁。有点抓狂。
现在想不起来是怎么搪塞的谁人学生,眼神里的失望,现在另有影象。而真正读懂愚公。已经人到中年。
我不知道现在主流对愚公的解读,和当初列子写这篇文章时候要表达的意思有没有收支,总之,由衷的感应,就是因为有了列子这些先秦时候的思想大家,在我们文化的基因层面,构建了中国人的框架,打下了国人的底色。为什么这样说?愚公移山的作者列子,是道家的主要人物,他的主张是什么?大致就是挣脱人世间贵贱、名利的羁绊,顺应大道,淡泊名利,清静修道。
列子通过《愚公移山》转达一种思想:为了大道,在面临利益选择的时候,坚决的扬弃名利的羁绊!哪怕是支付庞大的价格,也要坚持下去。搬迁是最便利的选择,最经济的选择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“投入产出比”最佳的选择!切合“功利”。
不用终己一生,不见功劳,还要子子孙孙的艰辛奋斗下去,心里的信念是“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”,立志要给子孙子女一个直通豫南的坦途。和智叟的劝和笑相比,这是两种生活态度,两种追求。“愚公”想的是“大道”,是“义”,值得支付,值得奋斗!而“智叟”想的是“利”,是“对我最有利的”,自然是做最“功利”的选择,用便利的方法,保证自己生活的舒适!愚公所代表的这种精神看似愚蠢,其实是基于中国人天性的,基于仁义礼智信,是道德,或者说逾越道德的心田对自己的一种强烈的要求和束缚,所思所想,不是自己,而是他人,是久远的,而不是短期的。
切合这个尺度,哪怕多大的难题,也要克服完成,用生命去完成!不切合,坚决不做,几多的利益也诱惑不了。这是中国人的哲学,也是中国人的初心。
是哪怕不行为,也要为之的精神,这种精神,舍弃了所有的利益牵绊,甚至是生命:不光是自己,子子孙孙都可以为了这个目的献出生命!而这种可以用子子孙孙献祭的目的,一定是事关仁义道德、事关民族精神、家国情怀的事情,因为我们的先祖先贤们,他们是耻于说耻于写那些争名夺利、蝇营狗苟的事情。河曲智叟们,面临选择,首要思量的是“功利”、“名利”之类,会生活的很好。可是在历史长河中,谁又能掌握历史,控制历史,让每一次的选择都有利于自己?或者小我私家之利和国家、民族之利交织的时候,又该如何选择呢?想想日本侵华,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吧?其时为了自己利益而选择做“智叟”的汉奸有近三百万人!惊心动魄!而他们的头子汪精卫,早期“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”何等慷慨激昂,叱咤风云,随着孙中山先生,干了不少大事,可谓一代英才!可是日本人一来,民族大义的选择上,做了“智叟”,最终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污名昭著的大汉奸。
只有中国共产党人,踏踏实实,笃志苦干,把自己当成愚公,发扬愚公精神,从而赢得了民心,赢得了天下,开创成就了当今这其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美的时代。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愚公?很简朴,那就是中国人骨子里舍生取义,坚定不移的精神内核,始终存在着。
本文来源:永信贵宾会-www.nylkx.com